“淡定加班爸”pk“黄庄焦虑妈”,谁能让娃“飞升学霸”?
我在硅谷的华人邻居Laura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前几年考进了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(MIT),小女儿去年考进了斯坦福。
作为一个痴迷于听成功育儿故事的人,我当然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去采访了Laura。
没想到,Laura谈起“育儿经”的时候,说家里功劳最大的,应该是孩子们的爸爸。
然而,据我所知,Laura的老公是个忙碌的外科医生,不仅经常加班,有时候半夜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,也是要爬起来说走就走的。那么忙碌,按说在教育孩子上,应该既没有时间,也没有精力……
这样的爸爸,难道不应该是“诈尸式”育儿的男猪脚吗?
还有,按最近那篇火得不要不要的《海淀黄庄》文的说法,难道不是只有塞给孩子们数不清的补习班,刷不完的课外题,顺便再附送一个焦虑症患者的妈,他们才能飞升“学霸”,前程似锦吗?
为什么Laura一家偏偏如此与众不同?
Laura说,自己的老公虽然没有时间陪孩子写作业,但育儿方面有几件事,他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的。
以下,就是Laura的采访实录。
培养学习兴趣,不是让孩子做1000道题,
而是让她看到知识的力量有多强大。
”我一直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儿上,我的先生是“功臣”,并不因为他给孩子做了一顿饭,或者教她们写了几道题……他真的难得有时间做这些。
不过,作为男人,他有一点特别让我佩服,就是他有开阔的眼界。
比如,我也曾经是一个挺纠结的妈妈,有时候看到孩子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,特别是她们偶尔考试失误,我也会想把她们关在家里多刷点题目。
这时候,孩子爸就会对我说:
“适当的练习有必要,但是整天被关在房间里做题的孩子,是不会有大出息的。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懂——你看,关在笼子里的小鸟,在笼子里呆惯了,它有没有胆量到外面的世界去飞一飞?它有没有兴趣去到大风大浪里去闯一闯呢?
但是,真到实践的时候,却没有几个人真敢把孩子“放”出去。为什么呢?如果你把孩子关起来,让他无休无止地刷题,“正面效果”可能会立竿见影,他没准隔天就拿个好分数给你;但是这样做的副作用呢?可能10年20年以后才会出现。
我先生对分数看得就挺开的,他说:
“培养孩子,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一个的分数,而是学习的兴趣。培养学习兴趣,不是让他们去做1000道题,而是让他们看到——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。比如,你让孩子去看火箭升空的场景,看机器人如何工作,看有趣的生物模型……她可能就会对其中包含的各种科学原理产生浓厚兴趣。这时候你再让她去学习,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和数字,而是闪着火花的奇迹了!
所以在我们家,我们从来不会把孩子关在房间里死读书,而是一有机会,就到处带着她们去“看世界”。
比如,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,我的手上握着周边几乎所有博物馆、海洋馆、动物园和艺术馆的年卡。每到周末、节假日,我们就全家出去探索和发现。
就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发现中,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——大女儿对动物和植物特别感兴趣,而小女儿喜欢科技博物馆里那些高科技的东西……这样的爱好持续了许多年,一直到现在。
上了高中以后,我的大女儿自己选择深入学习生物学,她在全美生物比赛中拿到了名次,并且因此踏入了麻省理工的大门;小女儿呢?加入了学校的科技竞赛队伍,也在州里取得了很好的名次。
现在有很多人来问我:是不是从小就对女儿们进行了专业训练?
真没有。她们做这些都是自己喜欢的,所以就特别有激情,也特别有毅力。
而名牌大学的招生官,他们也确实有能力从申请文书中看出你对你提到的东西,是“真情”还是“假爱”——做学问搞研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事情,只有你真正喜欢和擅长一件事物,才会有钻研下去的动力。
想让孩子听你的?
你必须先去听她的。
”我先生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习惯,那就是:无论他工作有多忙,他都一定会回家吃晚饭,哪怕吃完饭,他又要赶回去上班,这个习惯也一直没有变过。
这个做法是他们医院的一位心理学医生建议的。因为,晚饭时间,是全家人难得能够聚在 一起,交流各自情况和想法的时间。
女儿很小的时候,我先生就对我说:
“如果想让孩子在长大以后仍然愿意倾听我们的建议,我们就一定要先学会倾听她们的想法,也一定要耐心陪伴她们做她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。孩子们可以在晚饭桌上畅所欲言,每个女儿都会说一说自己在学校看到了什么、听到了什么,讲一讲自己的烦恼,说一说自己的小成就……
养成这个习惯可能一开始显得没什么大用,甚至有时候小朋友的心事还会比较可笑。
但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,你就会发现——愿意让孩子向你倾诉心事,这实在是太重要了!
因为先生的这个策略,孩子们从小就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——
我们知道女儿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是谁,第一个男朋友叫什么名字,她在课业上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,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怎样的帮助……因为孩子把我们当作最好的倾诉对象,所以我们才可能用我们的智慧给她们提出中肯的建议——我们教她们怎样避开有问题的朋友,怎样应付社交难题,怎样坚持原则,怎样判断男朋友是不是靠谱……
我见过很多孩子,从来不愿意对父母多说一个字,他们的爸妈也总是抱怨:“为什么我家孩子什么都不肯对我们说呢?”“为什么我们那么好的建议孩子从来都听不进去呢?”
我就想反问这些爸妈——孩子小的时候,你们有没有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?你们有没有关心过他们在学习之外的想法和生活?
如果这些你们都没有做到,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尊重你们的想法和心情呢?
上这么多兴趣班有用吗?
有用,也没有用。
”“放弃和坚持”是现在很多爸妈都觉得很迷惑的一个“点”——
在孩子还小的时候,他们对很多东西都会有所谓的“三分钟热度”,但是一旦开始尝试了,又往往不能长期坚持下去。
到底是应该允许他们“放弃”呢,还是凭着大人的意志力逼他们“坚持到底”呢?
我们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。
而我先生的原则是:允许“试错”,鼓励“坚持”。
比如,我的女儿们在小学四年级之前,尝试过市面上几乎所有时兴的兴趣班——
体育类的有:击剑、游泳、跆拳道、花样滑冰、棒球、高尔夫……
艺术类的比较少,有:绘画和小提琴……
学术类的基本没有,毕竟小学知识比较简单,学校学学就够了。
孩子小时候,有些兴趣班是我为了让她们增强体质,在征求她们同意的基础上,帮她们选择的。
等孩子到了三四年级,她们会受同龄人影响,跟风自己要求上一些兴趣班。我家小女儿就曾经因为同班好朋友去上体操课,要求我也给她报名参加。
人的精力当然是有限的,兴趣班应该如何选择,怎样取舍呢?
我先生帮我制定的原则是:
① 不要逼孩子上任何一种兴趣班;
② 一次不要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;
③ 一旦她们自己选择了,做好了决定,就必须坚持6个月以上。
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原则,是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重孩子自身意愿的重要性;但我们同时也知道,做任何事情“蜻蜓点水”、“轻言放弃”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。
如果是真喜欢,6个月,足够让她们学到一些真本事,用成就感克服挫败感,然后继续坚持下去了;
如果发现真不喜欢,6个月就作为错误选择的代价好了。毕竟,你未来的人生也会经常付出没有成效的努力的……
如果你问我——你家孩子小时候上了那么多兴趣班,究竟有没有用呢?
我的答案是:有用,也没有用。
说“没用”,是因为:女儿们后来并没有凭着小学学到的特长申请到名校。她们的乐器既没学出什么门道,滑冰和击剑也没拿到过像样的名次……
说“有用”, 是因为她们在广泛试错之后,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,劣势在哪里,喜欢什么,和不喜欢什么……总之,算没有留什么遗憾。
特别是那些体育班,让她们从小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,这是长大成人之后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啊。
因为身体好,即使在最忙碌的大学申请季,我女儿也能一边保证好成绩,一边在外面做一大堆社会活动,而且晚上从来也没有超过11点睡觉。
只有妈妈幸福了,
孩子们才会有安全感。
”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?
我的理解,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成长的港湾。
这样,即使孩子不是“学霸”的料,她们也起码能够成长为心智健康,幸福阳光的人。
我是一个全职妈妈,有机会经常去孩子们的学校做义工。
我发现,在孩子三到五年级的时候,美国家长群会有一拨离婚潮。如果这时候父母关系处理得不好(比如双方闹得很难看,没空关心子女的情绪变化,或者一方干脆消失不见的话),他们曾经外向、快乐、善于与人相处的孩子,大多数会一下子变得焦躁、内向、自闭,学习成绩也会直线下降。
与之相反,家庭幸福稳定的孩子,总会有一份特别的自信和从容。
在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上,我先生做得特别好——
他虽然经常加班,但只要在家,就一定是个好丈夫、好父亲;
他分担家务,更尊重我的意见,即便有不同的想法,也从来不在两个女儿面前和我发生争吵;
甚至在女儿们面前,他会给我更多的拥抱,送我礼物的时候也一定当着女儿们的面。
我女儿经常开玩笑地说:“妈妈,爸爸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其实根本不是我们,而是你啊。”
她们还说:“妈妈,爸爸那么爱你,我们感到很高兴,很幸福。”
而我先生则说:
“女主人是一个家庭的灵魂,只有女主人幸福了,整个家庭里才会有幸福的氛围,在幸福的氛围里,我的女儿们才会更幸福。另外,我先生会给女儿们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。
比如,我家小女儿初中的时候突然说要学冲浪、玩潜水,当时我是不同意的,因为担心大海里不安全,我先生却帮助女儿劝我说:“孩子都那么大了,你单纯阻止,能有用吗?与其让她们偷偷摸摸自己乱学,还不如出钱出力给建议,让她找最好的教练,买最合适的装备去学习。”
现在,我的小女儿是冲浪高手,她也更加愿意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各种有趣经历了。
当然,不得不提的是,作为一名外科医生,我先生为全家提供了特别重要的“经济安全”。
最起码,我给孩子们报课外班,可以从来都不用考虑费用的问题;我们可以选择居住在好学区,也有经济能力带孩子们去见识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人生……
所以,我很庆幸,尽管我先生在教育孩子的细枝末节上做得远没有我多,但他给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后援保障。
没有他,我教育不出这样出色的女儿们。
Laura一家的分享,让编辑部最为感触的是“松弛”和“效率”,因为家长有了开阔的眼界、淡定的状态和幸福感,孩子才有了自生长的空间;而也是因为有这种“松弛”,才可以更清醒的抓住教育的重点和节点,实现高效率的学习。
与之相对的,“海淀黄庄”一文中,溢出屏幕来的、让人窒息的“焦虑”,暂不评议具体做法,但是在这种压力之下,一定会导致“技术动作变形”,是“追求赢,也不会赢到最后的”。现在的时代,教育选拔和教育,似乎变成了两回事,一言难尽,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我们盯着的只是在一层层的选拔中“要赢”,一定会让育人的这条主线支离破碎,迷失方向。
延伸阅读中国爸妈这么拼,却可能拼错了方向